close

(HELIUM)的希臘文意為太陽,話說氦的發現是在1868818在印度東海岸的廣都爾城(Guntur),由法國天文學家儒爾.冉遜(Jules Janssen)使用分光儀觀察日全蝕(Chromosphere)光譜(Spectrum)時,發現光譜上有一條波長587.49奈米(nanometer)的亮黃線,接近鈉(Na,Sodium)D1/D2光譜線。

 

18681020英國天文學家諾門.洛克(Norman Lockyer)觀查太陽光譜時,在鈉元素D1D2夫朗和斐譜線附近,有一條黃線稱為D3夫朗和斐譜線(Fraunhofer Line),這是一個地球不存在的新元素,僅在太陽存在,其與英國化學家愛德華.富蘭克連(Edward Frankland)使用希臘文中太陽(Helios)命名,後被改為Helium1882年由義大利物理學家盧吉(Luigi Palmieri)在地球上第一次發現氦元素。

 

氦氣在大氣中的含量很少,但在宇宙中的含量卻相當充沛,它占有25%的比例,儘次於氫(Hydrogen);液氦是在4.2K(-268.8)低溫下產物,所以它低溫的條件,適合超導體,低溫物理,及材料性質等多方面研究的需要。液氦目前應用於磁浮火車,核磁共振成像儀,超導量子干涉儀(SQUID),超導磁鐵,超導高能加速器等科學儀器上。

 

氦氣是無法再生的惰性氣體,美國是全球使用量氦氣最大國,它是核磁共振造影掃描器的重要冷卻劑,美國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以氦氣清洗火箭的燃料槽,而液態氦則被用來冷卻核子反應爐與太空望遠鏡,氦可用於輻射偵測器上。

 

氦元素的發現相當神奇,由光譜儀的發明,運用到觀察太陽光譜,發現到各種光譜線,一群傻子科學家逐一找尋產生光譜線的元素,拼湊出太陽中存在可能的元素,後來發現到一條不知名的D3光譜線,又窮追不捨的發現是氦元素,從地球中終於分離出氦,又發現其非常適合研究超導體低溫物理的冷卻劑,一連串的不可思議,造就低溫物理科學,這就是基礎研究的價值所在,需要政府長期投資發展,或許短期看不出成果,但又造就柳岸花明又一村的新發現。


此分類上一篇:尋找其他恆星方法---對比太陽光譜(Solar Spectrum)

/日誌首頁/此分類下一篇:極力推薦高中生化學課外書---化學元素王國之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anewu 的頭像
    kanewu

    寧靜海遊記

    kane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