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細」是日本任何產業的特色,而且是上中下游垂直整合,每一種產品剛開始只有一家,才能達到生產規模,在財務上銀行團配合給予充分支援,如此才有世界競力,在日本銲接工程學會的網站中,介紹1952年日本的造船業,1945年日本屈服原子彈威力投降,才7年由短片中可見造船業的垂直分工及工業的榮景。
「為什麼還會保留有1952年如此精彩的介紹造船焊接短片?」日本銲接工程學會(Japan Welding Engineering Society,JWES)絕對扮演主導角色,在日本尊重專業是一個普遍現象,如同各行各業的工匠,並不會因為非官方機構而不被重視,不會被政府冷漠沒不重視,政府體系站在支援配合的角色,但又如何能避免學術理想與社會現實脫離呢?這似乎需要學習與溝通的順暢!
介紹短片由1952年焊條製造、電焊機變壓器製造、到鋼板氧氣切割器製造談起,到橋樑、火車、發電機等相關產業都用到焊接,再由東京大學、大阪大學焊接工程系研究開發各種細部工程問題,結合產學界合作。
由於日本在二次大戰期間擁有完整的建造戰艦能量,在戰後轉變為貨船及商船等建造,由造船業帶動國內經濟復甦,包括鋼鐵業等相關工業,是非常成功的案例。
日本政府在汽車工業的轉型,又成功扮演一次,產業的上中下垂直整合,需要政府輔導資金,台灣自行車產業也是一個上中下垂直整合成功案例,但政府扮演推手角色不多,例如要發展碳纖維自行車,政府就需選定輔導生產碳纖維廠家,整合碳纖維相關應用產業如汽車面板等,使碳纖維具經濟生產規模才有競爭力,不是讓業者自食其力,官商勾結是破壞產業鏈的好用武器,如何突破官商勾結迷思?或許也是應學習日本的地方。
如何選擇明日產業是政府所需廣納意見後決定,再推動相關上中下垂直產業,而且往往需10-15年才會開花結果的,並沒有仙丹一服見效。
1952年日本銲接發展短片http://www-it.jwes.or.jp/wij/wij.html
此分類上一篇:學習日本企業的社會責任及日本政府的整合力
/日誌首頁/此分類下一篇:談日本整合力案例(2)---高畫質電視說起(HDTV)
/日誌首頁/此分類下一篇:再論日本第一(2)---日本最優先發展的基礎產業-造船業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