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養蠶取絲是中國祖先的發明之一,養蠶需要桑樹樹葉餵蠶,桑樹生長需要地理環境及氣候配合,真可謂養蠶需要「得天獨厚」,轉貼維基百科介紹「養蠶」。
在佛教「不殺生戒」,取蠶絲是犯戒的,但絲綢穿在身上的舒服及美感,也引起歐洲羅馬帝國覬覦及東來貿易掠奪,開闢「絲綢之路」(Silk Road)。
由於絲綢「物稀為貴」,拿黃金或有價值東西交換,長期下來歐洲各國都無法承擔,以罌粟花植物萃取「鴉片」換銀子,再換「絲綢」「磁器」「香料」等,是歐洲商人如意算盤,最後導致1839年「第一次鴉片戰爭」及不平等條約的遠因。
有「絲綢」後,中國老祖先發明「縱向為經,橫向為緯」的紡織機,解決穿衣的問題,一部木造「紡織機」卻能織出美麗精緻的布匹,神奇極了!
更為穿衣的美感,發明各種織法編織出各式花樣。
將「黃金線」放入絲綢中,增加富貴氣,源自元朝。
欣賞「九龍圖」絲綢織品。
「江寧織造博物館」內部佈置早期「染坊」及「絲線鋪」。
「江寧織造博物館」布置「好了歌」,很有人生體驗,出自《紅樓夢》第一回 跛腳道人。吳楚楚創作「好了歌」: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n0HU_cXcR4
紅樓夢中大觀園,是依據真實「隨園」所描述,「隨園」維基百科簡介。
「大觀園」的模型及畫作。
欣賞「花開富貴」「祥鶴長壽」。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