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歷史說公元759年冬天杜甫為躲「安史之亂」(755-763),「安史之亂」長達7年2個月,來到四川成都,結茅廬而居4年,過田園生活。
「杜甫草堂」地圖,下為「杜甫草堂」南門。
現在「杜甫草堂」地址,是依據杜甫詩句「萬里橋西宅,百花潭北庄」,重新設計融入現代元素,下為「杜甫草堂」正門(西門)。
重回「萬佛樓」,欣賞完沿竹林步道,享受涼意。
在「杜甫草堂」步徑上,看見余光中教授現代詩「鄉愁」,余光中教授詳細介紹請參考維基百科。
「杜甫故居」與「工部伺」地圖。
位於「杜甫故居」附近的池邊毛屋「草堂書屋」,販售杜甫詩集作品。
「杜甫故居」的毛草屋。
「杜甫故居」的奇石瀑布造景。
「草堂舊址陳列館」,透過拱門的景色,讓人流連,好友準備餐點,閒話家常。
前往「工部伺」途中的毛草亭「?香亭」,好難辨認的字。
「工部伺」為紀念「杜甫」,其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官銜,門聯:「錦水春風公占却,艸堂人日我歸來」。
「杜甫草堂」園區中的「杜甫」雕像,都是仙風道骨,在「工部伺」的塑像比較福泰官相。
但石刻「杜甫」像還是仙風道骨,可見其生活應簡樸。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