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秘境之路(Looking For the Lost)作者Alan Booth(亞蘭布斯),1946-1993年,享年47歲英年早逝。1946年出生於英國倫敦東區,10歲已熟讀莎士比亞作品,就讀伯明罕大學主攻戲劇,畢業後應聘倫敦莎士比亞中心,兼任演員和中心主任。
1970年因撰寫介紹日本能劇文章,前往日本研究能劇,因覺得能劇與生活完全脫節,它不積極要求觀眾的參與,僅是自14世紀創造以來,原封不動的文化保留,布斯逐漸對能劇失去興趣,反被日本其他文化吸引。
能劇可追溯至14世紀,是由觀阿彌和他才華洋溢的兒子世阿彌,兩為都是演員,從古典文學、民俗舞蹈、宗教或半宗教的儀式中,編寫出高度複雜的戲劇形式。
因布斯記憶力強的天賦,其旅居日本7年後,對於日本經典民謠與演歌皆能朗朗上口,讓日本人自嘆弗如,另發揮其寫作長才,將其徒步旅行,由北海道極北走到九州南端的史詩之旅,寫成「縱走日本二千哩」。
布斯追隨日本頹廢美學代表太宰治足跡、末代武士之神西鄉隆盛最後長征之路,與憑弔平家物語的遺族避禍足跡,撰寫「日本秘境之路」,由日本東北津輕,九州鹿兒島及關西名古屋,在其徒步旅行中遇到的人物,描寫書中栩栩如生。
日本秘境之路(Looking For the Lost),作者Alan Booth(亞蘭布斯),譯者廖素珊,翻譯生動詳實,由馬可孛羅出版。
以下文章摘錄自維基文章「能劇」:
十四紀後半,能劇代表人物観阿彌;観阿彌得到足利義満將軍的支持,在大和猿樂的傳統以模仿為主體的強烈風格之下,加入了田樂和近江猿樂等等的歌舞性元素,除了大幅的提高藝術性之外,還以當時流行的「曲舞」節奏融合「小歌節」旋律等大大地促進音楽方面的改革。
令父親観阿彌「能」的偉業受到了推崇,一直持續到今日並傳承下來,使之藝術性確定的人物是「世阿彌」。當観阿彌被承認演「能」的時候,他還只是個十二歳的少年,而受到將軍的寵愛並得到將軍極大的後援之下,也更加提高能舞台藝術的能力。他敏感的観察出観眾的喜好,並且吸取前人及同時代的名家高手們的長處,琢磨父親以「幽玄」為志向的理想歌舞為主體的表演。
世阿彌是以「夢幻能」(註)的形式,以主演者(シテ)一個人為中心所完成的演出,留下了很多的作品。
足利義満將軍死後,猿樂最大的功勞者世阿彌晩年則被流放到左渡,得到了殘酷的命運。但藝能本身已經鞏固其地位,各個作者誕生出的種種作品成為在室町時代所代表的藝能,直到現在仍綿綿不息的持續存在舞台上。
世阿彌沒落後,後輩出了名家甥姪輩的音阿彌和理論家女婿禪竹,皆繼承了世阿彌「能」的本質,這個時代的能,育蘊出強大守護傳統的傾向。另一方面在室町後期有外行人出身的稱之為「手猿樂」的能演員,在京都等大大的活躍著。而後,這時期謠曲從「能」脫離,流行了起來,「能」則在商人階層則被廣泛地愛好。
日本能樂協會網址http://www.nohgaku.or.jp/
此分類上一篇:津輕三味線大師---高橋竹山(本名高橋定藏)
/日誌首頁/此分類下一篇:日本秘境之路(2)---日本頹廢美學代表太宰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