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都是講求速度,要立即有效,如同感冒藥一吃病除;開發中國家與已開發國家最大的差別,就在經濟成長率,大家都羨慕中國高達6-7百分點的高成長率,但中國是屬開發中國家,中國為求經濟成長犧牲生活環境,如霾害水資源污染等,高經濟成長率未來也將不會是中國所想要的。
日本屬於已開發國家,是很好學習的典範,國土面積不大,卻擁有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同時也擁有良好的生活環境,如果大家不見忘哈佛教授
首先談台灣是否需要大型企業?如日本三菱重工、PANASONIC或SONY、又如韓國三星或LG等,台灣政府官員很怕與商人有牽連,避免官商勾結不實指控,這正是要害,如果要使重大工程停滯,就利用媒體散佈圖利商人等不良字眼。
談回大型企業有何優點?銀行信任容易放款,資金充沛,例如台塑集團要貸款100億興建越南鋼鐵廠,銀行團搶著台塑大客戶,小型企業苦哈哈的排隊貸款,趕三點半還貸款;任何重大工程動輒上百億,其所需要的生產體系是龐大的,創造的就業機會更是可觀的。
日本重大建設為何都是日本大型企業承攬?很少看見國外企業,例如日本國內所有核能電廠幾乎是三菱重工主導,美國西屋公司僅是技術輸出,核能電廠所需的材料大多是日本鋼鐵廠提供;日本所有的跨海大橋及填海造機場等也都是日本大企業承攬,也使建設技術完全落實日本掌握。
台灣地小或許沒有很多核能電廠、跨海大橋及填海造機場可建,但也可以找到適合建立的大企業,長榮集團是值得讚許的,從海運起家,
長榮海運一向默默支持台灣造船業,在報紙上角落不時有台灣中船造數萬噸級散裝貨輪啟用,這也是默默支持台灣的具體行動,長榮集團另在台灣投資長榮重工特殊鋼鐵廠,提供造船用鋼材,長榮航空
巨大捷安特(Giant)自行車也是台灣之光,
此分類上一篇:重讀1988年出版「日本第一」(1)---日本人的自知之明
此分類上一篇:盛田昭夫與新力(3)---如何開拓歐洲市場
/日誌首頁/此分類下一篇:再論日本第一(1)---比日本第一更精闢的COME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