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194657與東京通信工業公司合併成立新公司,針對電子更換零件生產,所生產的新馬達和磁頭是當時最好的,井深工程師認為高科技方向的努力是未來公司的發展方向,當時德國已開發出鋼絲錄音機,日本北部的東北大學已在實驗室開發出製造磁性鋼絲的優良技術,因鋼絲無市場需求且無廠家願意生產作罷。(當時日本對國外新產品的訊息透過商社會立即在國內宣傳,令人佩服稱奇)

 

井深先生送混聲機到NHK時,看見美製威爾寇克思-凱磁帶錄音機,知道磁帶錄音機操作比鋼絲錄音機簡便許多,其優點有:(1)磁帶很容易接合;(2)修改錄音時可以分開來錄音,然後再依需要插入;(3)在相當小的轉軸上捲很多磁帶;(4)最重要的是,磁帶錄音的傳真性比鋼絲錄音還高。

 

德國在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已將磁帶廣泛運用在宣傳節目上,一個小時又一個小時重複播放。在戰後美國安培公司是最早製造磁帶錄音機的廠商之一,3M的明尼蘇達採礦及製造公司是主要磁帶製造商。

 

井深決定為日本製造一台新的磁帶錄音機,但對如何製造最重要的磁帶一無所知,磁帶是新計畫的核心,除製造磁帶錄音機外,還有自製錄音帶,因為顧客買錄音機後,會繼續買錄音帶產品,廣大的磁帶市場是可以預期的。

 

製作錄音帶最困難的第一個問題:如何取得或製造基本材料,工程人員當時沒有塑膠,只有玻璃紙,將玻璃紙裁成1/4英吋(6 mm)寬,在上面塗上各種磁性物質,經試驗後會變形無法重覆使用,最後使用牛皮紙。

 

磁帶需要的是磁性薄弱的物質,經長期多次試驗,找到燃燒後變成氧化鐵的草酸鐵,經加溫均勻攪拌後,後出現咖啡色及黑色,咖啡色是氧化鐵,黑色是四氧化亞鐵;將粉末與透明日本瓷漆混合後,用浣熊腹部的毛製成刷子,刷在牛皮紙上;試驗後只能聽到雜音很重沙沙聲,但開發人員卻很高興有初期結果。

 

當新力工程人員可以獲得塑膠帶,立即將已有磁帶技術應用上,又花很多功夫,終於打開磁性錄音帶市場,在196511IBM決定採用新力生產的磁帶,並轉移製造磁帶技術。

 

附註:愛迪生發明電燈,但電燈內燈絲壽命不良,經過後來工程人員找到鎢絲,電燈進展到螢光燈管,相同的,磁帶進展到磁碟片,再進展到光碟片,人類科技是持續往前進步的。


 

此分類上一篇:盛田昭夫與新力(3)---如何開拓歐洲市場

此分類上一篇:盛田昭夫與新力(4)---新力開發10年後的產品

/日誌首頁/此分類下一篇:搶救台灣經濟沒有特效藥---需要15年建立完全自主重點產業鏈

/日誌首頁/此分類下一篇:盛田昭夫與新力(6)---替對手保留榮耀的競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anewu 的頭像
    kanewu

    寧靜海遊記

    kane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