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末日本企業開始表現優於西方國家,日本管理專家體會出年資制度比西方企業管理方式更適合日本,衍生出日本式管理哲學,其融合西方現代管理學概念:重視基本策略、產品週期、市場調查和行銷策略、會計、經濟計量模式、廣告和資料處理現代化,另亦包括日本的管理方式:永久雇用和年資制度、減低同齡員工薪資差距、下情上達式的管理,和小組責任制等。
日本公司重視長期利益,可以犧牲好幾年的利益,來建立更堅實的成功基礎;對於將來可能有需要的技術,對員工給予深入的訓練;對有發展獲利的技術,不惜投入重資研究開發,對於工廠更不惜投入巨資現代化,只為產品有競爭力;日本公司能作長遠的投資開發,主要是仰賴銀行貸款,只要公司能付得起利息,銀行都願意繼續延長貸款期限。
日本法律規定製造過程才可以申請專利,而功能作用是不許申請專利的,因此日本公司購買國外技術,並進行原專利功能作用改革,並不會觸犯智慧專利,以擺脫對國外技術的依賴,在1970年代日本公司購買許多西方技術,並超越突破。
減低同齡員工薪資差距:日本公司主管為避免同年資的員工為薪資互相比較、彼此不合作,新進人員在進公司前幾年,總是領相同的薪資,縱使調薪,其差距也是很小,此作法考量在心理作用上,以消除同輩間的競爭,並加強同輩的情誼,消除對該群中晉升最快者的嫉妒;至於表現優良晉升較快者,若無法贏得同輩同事間的尊敬和贊許,往後也不可能獲得重視提拔。
下情上達式的管理:公司下級單位在本份的工作是主動的,而非等待上級的命令才開始做事,下級單位主動分析問題、收集資料與相關單位協商,請示上級意見和草擬公文呈閱,上下級之間存有極佳的溝通,所提出的方案都是經過研商討論過而擬呈的詳細計劃;公司下級單位課員在工作中採取主動,將能力充分發揮,自然對自己產生自信,對工作產生熱忱。
日本公司領袖如何作決策造成公司成功呢?答案如下:(1)公司領袖與各相關商社、官員、銀行和集團內其他公司,有廣泛公事或私下的聯繫,公司背後有政府及銀行的支持,在必要時可協助獲得資源貸款。(2)日本公司都致力提高市場佔有率,從銀行取得貸款擴充公司現代化生產設備,不會停滯不前。(3)股東不會以短期利潤要求公司立即回饋,希望公司能成長為大型企業,分享長期利益,造成日本公司在現代化推動,及生產能量擴充,都比西方企業更大方更進步。
此分類上一篇:重讀1988年出版「日本第一」(1)---日本人的自知之明
此分類上一篇:重讀日本第一(11)---團體精神是日本成功的秘訣
/日誌首頁/此分類下一篇:重讀日本第一(13)---日本公司如何培養團體精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