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貿工業部如何獲得企業界主動合作?首先企業公司知道國貿工業部確實關心他們的前景及發展,其次國貿工業部可提供卓越的情報與分析;再則國貿工業部官員常與企業各方面職員作正式或非正式的會談溝通,國貿工業部中級官員每週有3-4晚上與不同企業非正式聚會,希望能充分交換資料與溝通觀念,日本人相信官員是不會與廠商勾結的,許多國貿工業部官員退休後,會被民營企業所聘用,來改善與國貿工業部之間溝通。
國貿工業部可經由財政部門協助,決定一個公司的稅捐扣除額和設備折舊費;財政部監督日本銀行,國貿工業部可藉財政部協助來制衡銀行的貸放款項,一個企業若缺乏國貿工業部及商業協會的支持,銀行可能拒絕給予貸款;國貿工業部在作決定,不如說是主要產業組織的重要成員一致決定,而由國貿工業部來宣佈。
國貿工業部會收集廣泛充分資料,竭力追趕外國最新發展趨勢,尤其在商業技術與經濟方面,不但廣泛收集外國刊物與官方出版物,更研讀中外學者及研究人員尚未公開的論文,除收集各企業組織的經常性報告與財務聲明外,更去搜求各公司內和公司間的種種人事、社交和政治方面的資料,整理提供企業參考。
當某一企業衰落需要援助,或成長企業需要財政協助,國貿工業部會主動考慮以企業合併方式來解決困境,集合許多小公司組成大型公司,往往需要數年甚至10年以上;而國貿工業部的管理與咨詢角色混合使用方式,配合國家整體目標,發揮出很大的效果。
其他部如財政部、建設部、交通部、郵政通訊部、農業部、林業部及漁業部都有類似國貿工業部的角色,替私人企業創造有利發展的條件,卻避免干涉企業的管理。
商場如戰場,當企業進軍國際市場時,將會衝擊已佔有市場的國際大廠,國際大廠為能穩定市場價格,往往聯合結盟開會,即為書中「卡特爾Cartel」,換言之,就是壟斷組織,會打擊新闖入市場的廠商,以下為「卡特爾Cartel」的網路解釋。
此分類上一篇:重讀1988年出版「日本第一」(1)---日本人的自知之明
此分類上一篇:重讀日本第一(8)--- 經濟產業省的前身通產省
/日誌首頁/此分類下一篇:重讀日本第一(10)---具民意的審議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