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世紀末期開始,美國社會學家發現大型企業並不能造福大眾,會囊刮政府與人民的利益,必須藉由立法來限制獨占性事業及抑制企業所產生罪惡,監督企業團體;日本文官制度自19世紀末期開始,卻為私人企業提供一個長期性發展結構,雖然日本並非沒有訂立限制企業規定的機構,日本文官在整體經濟成就的責任感很重。
日本每一部每年都會提出1式2份關於經濟或社會主要領域的報告,用以檢討或計劃未來的方針,日本官員都被期待對其所主管領域的問題,作整體而全面性的思考,並發展出一套長期性的計劃,從1975年起,日本通產省每年出版有關指導經濟方面的年鑑,名稱為「遠景Longrange Vision」,以提供企業界展望遠景。
日本將經濟成長列為優先考慮,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全力追求經濟發展,以較高比例的國民生產總值的經費,進行國內基礎發展,並投入知識份子及文官的努力,政府機構將經費投資在私人企業不願研究開發的事業,最後將研究成果移轉民間有競爭力的公司,以便日本經濟在國際上更具競爭力。
在指導工業成長,最積極的是國貿工業部,被稱為「工業媽媽」,他們訂下工廠設備的現代化標準,也協助缺乏資本但符合成長的公司合併,重組工業,並集中資源於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工業;1973年石油危機後,國貿工業部將協助衰微工業中公司合併及轉業,促成公司相互協議降低生產,並平均分配減產量,如石油化學工業。
國貿工業部的目標並非想消除日本公司間的競爭,而是想促成強大的公司,更能發揮其競爭潛力,國貿工業部是按各主要產業或特殊工業的性質來設分支機構,在每一企業中都能建立產業聯盟,對有潛力公司,國貿工業部在必要時提供資金、土地、外匯、工業技術、資源和市場等,更協助與國外廠商,進行技術合作或合作生產,打進國際市場。
上文中日本通產省已改名為經濟產業省,維基百科中介紹經濟產業省。
日本人講求分工精細,可由經濟產業省的結構可見一般,相對台灣經濟部似乎規模太小。
重讀日本第一(7)---日本首相的訓練 /日誌首頁/此分類下一篇:重讀日本第一(9)---日本工業媽媽國貿工業部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