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完美是日本人所具有的特長,如傳統電視機畫質SDTV(Standard Definition Television)電視畫面解析度只有720×480 pix,畫面比例為4:3,傳送方式為地面電視台,採用類比訊號(類似正弦波),由於高樓大廈的阻擋電波,使得有線電視的崛起,但類比訊號的電視畫質不夠清晰。
HDTV為High Definition Television(高畫質電視)簡稱,最早可追溯到日本NHK實驗室研發的高畫質電視說起。NHK於1983年率先推出類比式的高畫質電視,此時仍是類比訊號,與傳統電視最大的不同在於強調畫面品質。
高畫質電視(HDTV)的發展歷史:
1979年(33年前)日本NHK發展畫面比例5:3高畫質電視,系統名稱為Hi-Vision高視質或MUSE,所需頻寬(Bandwidth)為當時的NTSC兩倍,其提供解析度為當時的4倍,為1080i/ 1125條掃描線,1989年衛星測試發送,1991年正式測試發送,
HDTV解析度則可達1920×1080 pix(1280x720P亦屬於HDTV),以接近人類視野的16:9比例呈現,不論是色彩、聲音、層次與畫面細膩度皆遠超過傳統一般畫質電視的水準,即使是鳥類身上的羽毛、清晨樹葉上的露珠都清晰可見。
由於HDTV信號與傳統SDTV不同,因此您要收看高畫質電視節目前,必須添購HDTV相關設備,如收看HiHD高畫質無線數位頻道,您需要購買高畫質數位電視接收機、高畫質電視機等。
從以上發展故事,日本有計畫的推翻傳統電視系統,由新力公司(SONY)領軍,有步驟的開發電視攝影機、衛星傳輸設備,到目前家用的高畫質電視,「商場如戰場」,在公共電視數位電視專業報告中,有描述歐美電視器材大廠如何反制日本,很精彩的故事,推薦上網閱讀,也證明日本企業的國際作戰能力。
台灣數位電視協會http://www.dtvc.org.tw/High_01.html
公共電視數位電視專業報告http://rnd.pts.org.tw/index.htm
此分類上一篇:學習日本整合力案例---日本銲接工程學會(JWES)
/日誌首頁/此分類下一篇:令人振奮台灣垂直整合的案例---宏達電(htc)
/日誌首頁/此分類下一篇:日本高科技整合案例---探月衛星夜輝姬號(1)
/日誌首頁/此分類下一篇:重讀1988年出版「日本第一」(1)---日本人的自知之明
/日誌首頁/此分類下一篇:再論日本第一(2)---日本最優先發展的基礎產業-造船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