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國立大學法人化5年以來,各大學在自由競爭之環境中,莫不努力發展具特色的教育及最尖端的研究。另一方面,由於脫離文科省的直接管轄,預算編列己不似以往可獲文科省支持,各校辦學須考量經費成本,因此有不少國立大學需辛苦調度營運資金。為探討在學術的領域中採用競爭原理之功過,本報導謹以九州地區之大學實施情形作一分析。

1. 每年刪減1%經費:

各國立大學預算大部分來自政府提供之「營運費交付金」,該補助款自2007年度開始,每年刪減1%。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從企業界籌募資金競爭更趨激烈。

國立九州大學目前任期5年之教師佔4成,教師為保住飯碗,壓力沈重。在競爭之環境中雖有切磋琢磨之效,弊害也隱約可見,某位男性教授指出:「過度急於產生成果,需平心靜氣長期研究之案件當然減少,水準低落之論文則到處可見」。

2. 法人化與營運費交付金:

日本政府為強化國立大學之國際競爭力並推動擅長之重點研究,以建立具特色及有吸引力之大學,2004年時將原有之國立大學改制為「國立大學法人」,擴增國立大學在經營管理之自主性。

國立大學收取之學費,則與校外資金同列為主要收入來源。由於國家財政困難,每年刪減經費,國立大學運營費交付金依學生、教職員人數及設備規模,擬訂補助基準,但依2006年施政方針所訂,每年國立大學運營費交付金刪減1%。

新政府在全面總檢討前政府擬訂之施政計畫時,認為國立大學「需要更努力改善經營」,擬縮減「建立具特色學校計畫」之補助款,國立大學協會及曾獲諾貝爾獎之學者皆公開反對。

3. 九州各國立大學擬發揮有限預算之最大效益:與私立大學互相承認學分:

加強與其他大學之交流合作方面,例如國立大分大學與私立立命館亞洲太平洋大學締結學術交流協定,相互承認學生赴對方學校所修課程學分;國立長崎大學與荷蘭萊頓大學及大陸上海海洋大學等加強學術教育交流,設置國際交流室。

 

文章摘錄自http://www.wretch.cc/blog/yusukelinooh/474717

此分類上一篇:直言的日本社會經濟學評論家---竹內靖雄

/日誌首頁/此分類下一篇:改造日本的啟蒙大師---福澤諭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anewu 的頭像
    kanewu

    寧靜海遊記

    kanew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