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可羅區(Michael Roach)格西利用虛擬人法,在「當修行者遇到大師」書中第五章談死隨念,世親大師(Vasu Bandhu)對於死亡的教法,大部分源自佛陀的「無常經」開示及宗喀巴大師「菩提道次第廣論」的死隨念,在世親大師所著「俱舍論」中對無量法界和痛苦法界有詳盡說明,作者將其轉化成對話方式表達出來,摘錄如下:
大師問:你今天會死嗎?
答:是有可能,總是有機會…但是還沒發生,我想不,今天不會死。
大師問:看看你的身體,這身體今天會死嗎?
答:是的,這個身體會死。
大師問:當死亡來臨時,你有逃避的地方嗎?有任何你所知道的地方是死魔無法到達的嗎?
答:不!沒有這種地方,沒有一處是死魔無法到達的。死亡不會停下來,它會到達任何地方。
大師問:但是你很年輕,死亡不是老年人的事嗎?難道死亡攫取人們的生命,不是按邏輯順序,先是最老的,然後較年輕的?
答:死幾乎是隨機的,很多年輕的朋友也過世---死亡似乎並不尊重次序。是有一些手段可以阻止躲避死亡,如先進的醫藥、高僧的密法。
大師問:但是我們不能靠著聰明用藥、盡最大努力、發揮最高智慧、攝取健康食物、做運動,因而增加壽命嗎?
答:是的,我們可以做這些事情,或許可以增加生命的長度,但是即使我們做了這些事,那些時間也已經漏失了,冷酷無情的把我們更推向死亡。
大師問:人類生命有多長?
答:現代人大多活到七十多歲。
大師問:人類生命有多長?
答:我不知道,人的生命沒有固定長度---有些死於老年,有些死於盛年,有些死於花樣年華,有些死於嬰兒,有些甚至在離開子宮之前就死了。我們的生命,任何人的生命,並沒有固定的日子。
大師問:人是容易死,還是不容易死?
…請參考「當修行者遇到大師」第五章
大師說:這副身體很容易被殺害,難道不是真的嗎?我們尋找各種各樣的東西來蔽身、飲食、行動和提供樂趣,事實上,難道不是這些東西或甚至事身體本身最可能殺死我們嗎?
大師說:進一步來說,我們忙忙碌碌一輩子,難道不是為了滿足身體的生理需求,而這是不可能的事嗎?在這地球上的男男女女,一整天工作,只求溫飽,卻常常失敗而死於匱乏,不是嗎?
大師結論:因此,你必須承認,我們都是為死而生,我說的對嗎?
大師問:當身體死亡時,心也死了嗎?
答:喔!當身體死亡時,這個人就停止動、停止說話,而且好像也停止思考。
大師問:你能看到、你知道他停止思考嗎?
答:不,我們看不到心,我們只是透過身體、臉部的表情和聲音猜測心的想法。
大師開示:當身體毀壞時,我們不能因為無法表達臉度表情和說話,就說這個無形卻能覺知、被我們稱為心的東西就結束了嗎?…
你知道有前世,以此類推,你的心必然會持續到來世,這是完全符合邏輯的。
你眼前的世界是唯一的世界嗎?難道你不相信另有其他世界嗎?是你尚未覺知到的嗎?
在你死亡的那一刻,沒有任何東西、沒有人能幫助你。但並非如此,因為有樣東西可以幫你,那就是知識,神聖的知識、心靈的知識;你可以學習這種知識,而且你將會學到的。
死亡三原則:死亡是確定的;死亡時間是不確定的;死時沒有任何世間法可以幫助你,這就是死隨念。
如果你學習了這個法門「死隨念」,熟練它,學習為死亡做準備,那麼你就會帶著信心死去,於死無懼,因為你已經計畫好行程,你知道超越死亡的法門,以及超越死亡的法界。
此分類上一篇:麥可羅區格西(4)---與法稱大師對話死後的生命
/日誌首頁/此分類下一篇:麥可羅區格西(6)---與彌勒菩薩對談解脫